【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译文
- 原文链接 :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
-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针刺疗法中有通过面部五官观察反映五脏变化的五种气色来诊断病症的方法。五气,是受五脏变化支配的,也与五时相配合,我想知道五脏变化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岐伯说:人的五官,是五脏在外的反映。
黄帝说:我想知道五官如何反映五脏的变化,使之可以成为诊断的常规。
岐伯说:脉象在气口反映,气色在鼻部显现,五色交替显现,与五时相应,各自反映其脏象。如果外经邪气传入内脏而致病,一定要从内脏来治疗。
黄帝说:讲得好。五种气色仅仅取决于鼻部吗?
岐伯说:将五官各自的气色分辨清楚,眉、颜额一定要划分明确,才能确立明堂(鼻)的范围。明堂广大,而颊侧部和耳门显现于外,脸盘方正平坦,颏下丰厚,齿龈外的本肉足以护住牙床,五色协调正常,五官平正广大,这样的面相,寿命可达百岁。遇到这样的人,针刺疗法一定能治好病。因为象这种人,他的血气有余,肌肉坚实细密,因此可以迅速针刺治疗。
黄帝说:我想要了解五官与五脏的关系。
岐伯说:鼻是反映肺象的器官;眼睛是反映肝象的器官;口唇是反映脾象的器官;舌是反映心象的器官;耳是反映肾象的器官。
黄帝说:疾病反映在五官上是什么征候呢?
岐伯说:用五官来诊察五脏。患肺病的人,喘息不止,鼻孔翕张;患肝病的人,眼圈发青;患脾病的人,嘴唇发黄,患心病的人,舌短,颧骨部发红;患肾病的人,颧骨部和额头发黑。
黄帝说:有的人五脉是平安的,五色是正常的,但这种人气色正常,一得病却很危险,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五官的气色不分明,眉、额部不开阔,明堂狭小,而颊侧部和耳门从正面显现不出来,脸盘、颏部窄小,颏下无肉,额角下垂,牙床外露,象这种面相的人,虽在平时,体质也很差,更何况加上疾病呢?
黄帝说:五色显露在鼻部,凭借五色来观察五脏之气,那么五脏之气在鼻部的左右高下,各有各的形吗?
岐伯说:五脏在体内,各有各的位置,五脏之气反映在明堂的上下左右,也是各有其分度的。
参考资料:
张云昌 孟蓬生等.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298364351547.html
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hishi/114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 「仪礼」
- 「论衡」
- 「吴子」
- 「将苑」
- 「孝经」
- 「周礼」
- 「列子」
- 「管子」
- 「汉书」
- 「尚书」
- 「墨子」
- 「素书」
- 「六韬」
- 「冰鉴」
- 「荀子」
- 「反经」
- 「礼记」
- 「庄子」
- 「孟子」
- 「中庸」
- 「左传」
- 「论语」
- 「史记」
- 「老子」
- 「周易」
- 「韩非子」
- 「三字经」
- 「红楼梦」
- 「战国策」
- 「鬼谷子」
- 「本草纲目」
- 「智囊(选录)」
- 「全部古籍>>」
经典名句
-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
- 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
- 不自贵于物而物宗焉,不自重于人而人敬焉。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 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