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堂
-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有一种“缪刺”,但不知道它的意义,究竟什么叫缪刺? 岐伯回答说:大凡病邪侵袭人体,必须首先侵入皮毛;如果逗留不去,就进入孙脉;再逗留不去,就进入络脉;如还是逗留不去,就进入经脉;(如还是逗留不去,)就向内延及五…
-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译文
厥阴之气过盛就会发生“阴痹”,不足则发生“热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狐疝风”;气血运行涩滞则形成少腹中有积气。少阴之气有余可以发生“皮痹”、隐疹,不足则发生“肺痹”;气血过于滑利则患“肺风疝”;气血运行涩滞则…
-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译文
黄帝问道:足少阴经为什么主肾?肾又为什么主水? 岐伯回答说:肾属于至阴之脏,至阴属水,所以肾是主水的脏器。肺属于手太阴经。肾脉属于足少阴经,是旺于冬令的经脉。所以水之根本在肾,水之标末在肺,肺肾两脏都能积聚水液而…
-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刺法说,病属有余的用泻法,不足的用补法。但怎样是有余,怎样是不足呢? 岐伯回答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不足的也有五种,你要问的是哪一种呢? 黄帝说:我希望你能全部讲给我听。 岐伯说:神有有余、有不足;气…
-
【黄帝内经·素问·经络论】译文
黄帝问道:络脉显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的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经脉的颜色经常不变,而络脉则没有常色,常随四时之气变而变。 黄帝说:经脉的常色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心主赤,肺主白,肝…
-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人体上的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个,以应一年之日数,但不知其所在的部位,我想听你详尽地讲讲。 岐伯稽首拜了两拜回答说: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若不是圣帝,谁能穷究这些深奥的道理!因此请允许我将气穴的…
-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译文
足太阳膀胱经脉气所发的地方,有七十八个府穴:在眉头的陷中(指攒竹穴)左右各有一穴。入发际(指囟会穴)至头顶(指百会穴)共三寸长,伴有头部的五行(指督脉、太阳经、足少阳经),每行间隔三寸,头部的脉气浮动相通运行在五行中,每行有…
-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风邪是许多疾病的起始原因,怎样用针法来治疗? 岐伯回答说:风邪从外侵入,使人寒战、出汗、头痛、身体发重、怕冷。针刺治疗的要穴是风府穴,以调和其阴阳,正气不足就用补法,邪气有余就用泻法。 若感…
-
【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译文
精通针术的医家,在尚未诊脉之时,还需听取病人的自诉。 病在头部,且头痛剧烈,可以用针刺治疗(在头部取穴),刺至骨部,病就能痊愈,但针刺深浅须恰当,不要损伤骨肉与皮肤,虽然皮肤为针刺入必经之路,仍应注意勿使其受损。 阳…
-
【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人的皮肤按十二经而分属不同的部位,经脉有径之经横之纪而纵横有序,筋系于肉连于骨,骨有长短大小,五体所发生的疾病各有不同,如何分辨病灶所在的部位,其病灶部分的左右上下的精确定位,以及其阴阳状况如何,疾…
-
【黄帝内经·素问·刺志论】译文
黄帝问道:我想了解有关虚实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气充实的,形体就壮实,气不足的,形体就虚弱,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若与此相反的,就是病态。纳谷多的气盛,纳谷少的气虚,这是正常现象,若与此相反的,就是病态。脉搏大而有力的,是…
-
【黄帝内经·素问·针解】译文
黄帝问道:希望听你讲讲对九针的解释,以及虚实补泻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针刺治疗虚证要用补法,针下应有热感,因为正气充实了,针下才会发热。针刺治疗邪气盛满的实证要用泻法,针下应有凉感,因为邪气衰退了,针下才会发凉。…
-
【黄帝内经·素问·刺齐论】译文
黄帝问道:我想了解针刺浅深不同要求。 岐伯回答说:针刺骨,就不要只浅刺到筋膜;针刺筋膜,就不要只浅刺到肌肉;针刺肌肉,就不要只浅刺到血脉;针刺血脉,就不要只浅刺到皮肤(以上四句指的是,应该深刺,则不能浅刺)。针刺皮肤,则不…
-
【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译文
黄帝问道:我想了解人体禁刺的部位。 岐伯回答说:内脏各有要害之处,不能不细看详审!肝气生发于左侧,肺气肃降于右侧,心气布散体表的阳气,肾气治理体内的阴气,脾像运输官主运化水谷精微的传输,胃像集市主受纳饮食水谷的汇…
-
【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译文
黄帝问道:有的妇女怀孕九个月,而不能说话的,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胞中的络脉被胎儿压迫,阻绝不通所致。 黄帝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岐伯说:宫的络脉系于肾脏,而足少阴肾脉贯肾上系于舌本,今胞宫的络脉…
古诗分类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景」
- 「咏物」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写雨」
- 「写雪」
- 「写风」
- 「写花」
- 「梅花」
- 「荷花」
- 「菊花」
- 「柳树」
- 「月亮」
- 「山水」
- 「写山」
- 「写水」
- 「长江」
- 「黄河」
- 「儿童」
- 「写鸟」
- 「写马」
- 「田园」
- 「边塞」
- 「地名」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怀古」
- 「抒情」
- 「爱国」
- 「离别」
- 「送别」
- 「思乡」
- 「思念」
- 「爱情」
- 「励志」
- 「哲理」
- 「闺怨」
- 「悼亡」
- 「写人」
- 「老师」
- 「母亲」
- 「友情」
- 「战争」
- 「读书」
- 「惜时」
- 「忧民」
- 「婉约」
- 「豪放」
- 「民谣」
- 「古文观止」
- 「辞赋精选」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