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堂
-
【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译文
十二年春季,楚庄王包围郑国十七天。郑国人占卜以求和,不吉利;为在太庙号哭和出车于街巷去占卜,吉利。城里的人们在太庙大哭,守城的将士在城上大哭。楚庄王退兵。郑国人修筑城墙,楚国又进军,再次包围郑国,经三个月,攻克了郑…
-
【左传·宣公·宣公十三年】译文
十三年春季,齐国军队进攻莒国,由于莒国依仗晋国而不奉事齐国的缘故。 夏季,楚庄王进攻宋国,因为宋国曾救援萧国。君子说:“清丘的结盟,只有宋国可以免去被讥议。” 秋季,赤狄进攻晋国,到达清地,这是先縠把他们召来的…
-
【左传·宣公·宣公八年】译文
八年春季,白狄和晋国讲和。夏季,会合晋国进攻秦国。晋国人抓住秦国的一个间谍,把他杀死在绛城的街市上,过了六天又复活了。 在太庙举行祭祀,襄仲死后接连两天举行祭祀,这是不合于礼的。 楚国因为舒姓诸侯背叛,所以…
-
【左传·宣公·宣公九年】译文
九年春季,周定王的使者来鲁国要求派人去聘问。夏季,孟献子去成周聘问。周定王认为有礼,赠给他丰厚的财礼。 秋季,占领了根牟,《春秋》记载是说很容易。 滕昭公死。 晋成公、宋文公、卫成公、郑襄公、曹文公在…
-
【左传·宣公·宣公四年】译文
四年春季,鲁宣公和齐惠公使莒国和郯国讲和,莒人不肯。宣公攻打莒国,占领了向地,这是不合于礼的。和别国讲和应该用礼,不应该用动乱。讨伐就不能安定,就是动乱。用动乱去平定动乱,还有什么安定?没有安定,用什么来实行礼? …
-
【左传·宣公·宣公五年】译文
五年春,鲁宣公到齐国去,高固让齐侯留住宣公,强娶叔姬为他自己的妻子。 夏,宣公从齐国回来。春秋记载这件事,这是因为他有过错。 秋九月,齐国的高固前来迎接叔姬。这是为了他自己。所以《春秋》记载说“逆叔姬”。…
-
【左传·宣公·宣公六年】译文
六年春季,晋国、卫国入侵陈国,这是由于陈国偏向楚国的缘故。 夏季,周定王派遣子服到齐国求娶齐女为王后。 秋季,赤狄进攻晋国,包围了怀地和邢丘。晋成公打算反攻。中行桓子说:“让他危害他自己的百姓,以使他恶贯满…
-
【左传·宣公·宣公七年】译文
七年春季,卫国的孙桓子来鲁国缔结盟约,两国开始修好,同时商量和晋国会见。 夏季,鲁宣公会合齐惠公联兵进攻莱国,这是由于事先并没有让我国参与策划。凡是出兵,事先参与策划叫做“及”,没有参与策划叫做“会”。 赤…
-
【左传·宣公·宣公二年】译文
二年春季,郑国公子归生接受楚国命令攻打宋国。宋国华元、乐吕带兵抵御。二月十日,在大棘地方开战,宋军大败。郑国囚禁了华元,得到乐吕的尸首,缴获战车四百六十辆,俘虏二百五十人,割了一百个被打死的敌人的耳朵。 狂狡…
-
【左传·宣公·宣公三年】译文
三年春季,没有举行郊祭却举行望祭,这都不合于礼。望祭,是属于郊祭的一种,不举行郊祭,也不必举行望祭了。晋成公发兵攻打郑国,到达郔地。郑国和晋国讲和,士会到郑国缔结盟约。 楚庄王发兵攻打陆浑的戎人,到达雒水,在周朝…
-
【左传·文公·文公十六年】译文
十六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鲁国与齐国议和。文公生病,派季文子和齐懿公在阳穀会见。季文子请求盟誓,齐懿公不肯,说:“请等贵国国君病好了再说吧。” 夏季,五月,文公四次没有在朔日听政,这是由于生重病的缘故。文公派…
-
【左传·文公·文公十七年】译文
十七年春季,晋国荀林父、卫国孔达、陈国公孙宁、郑国石楚联军攻打宋国,质问说:“为什么杀死你们国君?”还是立了宋文公而回国。《春秋》没有记载卿的姓名,这是由于他们改变初衷。 夏季,四月初四日,安葬声姜。由于有齐…
-
【左传·文公·文公十八年】译文
十八年春季,齐懿公下达了出兵日期,不久就得了病。医生说:“过不了秋天就会死去。”鲁文公听说以后,占了个卜,说:“希望他不到发兵日期就死!”惠伯在占卜前把所要占卜的事情致告龟甲,卜楚丘占了个卜说:“齐懿公不到期而死,但…
-
【左传·宣公·宣公元年】译文
元年春,周王朝历法的正月,公子遂到齐国迎接齐女。《春秋》所以称之为“公子遂”,是由于尊重国君的命令。 三月,遂和夫人妇姜从齐国来到,《春秋》所以又称之为“遂”,是由于尊重夫人。 夏季,季文子到齐国,进献财礼。…
-
【左传·文公·文公十二年】译文
十二年春季,郕伯死了,郕国人又立了国君。太子把夫钟和郕国的宝圭作为奉献而逃亡到鲁国来。文公把他作为诸侯迎接,这不合于礼。所以《春秋》记载说“郕伯来奔”,不记载关于奉献土地的事情,把郕伯作为诸侯来尊重。 杞…
古诗分类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景」
- 「咏物」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写雨」
- 「写雪」
- 「写风」
- 「写花」
- 「梅花」
- 「荷花」
- 「菊花」
- 「柳树」
- 「月亮」
- 「山水」
- 「写山」
- 「写水」
- 「长江」
- 「黄河」
- 「儿童」
- 「写鸟」
- 「写马」
- 「田园」
- 「边塞」
- 「地名」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怀古」
- 「抒情」
- 「爱国」
- 「离别」
- 「送别」
- 「思乡」
- 「思念」
- 「爱情」
- 「励志」
- 「哲理」
- 「闺怨」
- 「悼亡」
- 「写人」
- 「老师」
- 「母亲」
- 「友情」
- 「战争」
- 「读书」
- 「惜时」
- 「忧民」
- 「婉约」
- 「豪放」
- 「民谣」
- 「古文观止」
- 「辞赋精选」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