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堂
-
【水经注·卷十】译文
浊漳水发源于上党郡长子县西面的发鸿山, 漳水发源于鹿谷山,鹿谷山与发鸡山山麓相连而位置在南,《 淮南子》 称为发苞山,所以在诸书中常见互用异名。左边有阳泉水注入,右边有缴盖水流进来。这三个源头都出自同一座山…
-
【水经注·卷十一】译文
易水发源于泳郡故安县阎乡的西山, 易水发源于西山宽中谷,往东流经五大夫城南边。从前北平侯王谭,不肯顺从王莽政权,他的儿子王兴生了五个儿子,也都跟他出来避乱,隐居这座山中。世人就把他们的旧居称为五大夫城。潘岳…
-
【水经注·卷六】译文
汾水发源于矢原郡汾阳县以北的管涔山, 《 山海经》 说:北次二经头一座山,在大河东边,头靠汾水,叫管滓之山,山上没有树木,山下多玉,汾水就发源在这里,西流注入大河。《 十三州志》 说:汾水发源于武州的燕京山,这也是管滓山…
-
【水经注·卷七】译文
济水发源于河东郡垣县以东的王屋山,称为沇水; 《 山海经》 说:王屋之山,联水发源在那里,往西北流,注入泰泽。郭景纯说:联、沇两字读音相近,联水就是沇水。水从地下潜流,到了共山以南,又在东丘冒出地面。今天原城东北有东…
-
【水经注·卷八】译文
又往东流到乘氏县西,分为两条: 《 春秋左传》 :嘻公三十一年(前629 ) ,分割了曹国的土地,东边直到济水。济水从这里往东北流,从巨泽流出去。一条往东南流,一条从乘氏县往东北流,注人巨野泽。 南边的一条是菏水;北边的…
-
【水经注·卷九】译文
清水发源于河内郡情武县的北黑山, 黑山在了者武县北方白鹿山的东头,是清水的发源地。清水上流承接破塘散流的水,汇集成为河流南流,转向西南;水流成为瀑布,乘岩而下,从二十余丈的高处直泻入深壑中,轰雷般的响声震动了整…
-
【水经注·卷四】译文
又往南流经河东郡北屈县西边, 河水往南流经北屈县老城西边。城西四十里有风山,山上有个洞穴,大小有如车轮,洞中常有一股萧萧瑟瑟的风气吹个不停。当着劲风的出入之口,寸草不生;起风常常不定,因为这里是各方来风所经的…
-
【水经注·卷五】译文
…
-
【水经注·卷一】译文
昆仑墟在西北,山成三重的是昆仑丘。《 昆仑说》 写道:昆仑山有三层:底层叫樊桐,又名板桐;第二层叫玄圃,又名间风;上层叫层城,又名天庭,是天帝的居处。 离篙高五万里,位于大地的中央。《 禹本纪》 的说法也一样。高诱说:河…
-
【水经注·卷二】译文
又往南流进葱岭山,又从葱岭流出,往东北奔去。 河水发源后伏地潜流重又冒出,这样的情况有三处而不止两处。一条水源出自西方捐毒之国的葱岭上,西距休循二百余里,从前是塞种居住的地区。该区南与葱岭相连,岭高千里。《…
-
【水经注·卷三】译文
又往北流过北地郡富平县西边, 河畔有两座山峰相对并峙,河水就从两山间流出一一这就是上河峡,世人称为青山峡。河水穿过山峡北流,往东分出一条支流。河水又往北流经富平县旧城西边,秦时设置北部都尉,治所就在这座县城…
-
【论衡·卷二十九·对作篇】译文
有的人问:“贤圣不写没有目的性的文章,写书一定有其用心之所在。 上至孔子、墨子这类人,下至荀子、孟子这些人,为教诲训导后人一定写有文章留下来,这是为的什么呢?” 回答说:圣人写经,贤人写传记,是为了纠正挽救不良…
-
【论衡·卷三十·自纪篇】译文
王充,会稽郡上虞县人,字仲任。他的祖先籍贯在魏郡元城,又姓孙。 祖上几代曾从军立有军功,被封为会稽郡的阳亭侯。才一年因变乱而失去了爵位和封地,于是就在那里落了户,以种地养蚕为业。曾祖父王勇好意气用事,结果跟很…
-
【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译文
有人说:“士人的议论高明,为什么一定要依靠借助文采呢?” 回答说:“人要具备文和质两个方面才算完美。物有只开花不结果的,有只结果不开花的。《易》上说:“圣人的情感通过文辞表达出来。”说出口就成了语言,把简札编…
-
【论衡·卷二十九·案书篇】译文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墨家的开山祖是墨翟。考察一下儒家之道流传下来而墨家之法废弃不用的原因,是因为儒家的道理可行,而墨家的主张难从。用什么来证明这一点呢?墨家主张薄葬而又信奉鬼神,道理互相矛盾违背了实际情况…
古诗分类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景」
- 「咏物」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写雨」
- 「写雪」
- 「写风」
- 「写花」
- 「梅花」
- 「荷花」
- 「菊花」
- 「柳树」
- 「月亮」
- 「山水」
- 「写山」
- 「写水」
- 「长江」
- 「黄河」
- 「儿童」
- 「写鸟」
- 「写马」
- 「田园」
- 「边塞」
- 「地名」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怀古」
- 「抒情」
- 「爱国」
- 「离别」
- 「送别」
- 「思乡」
- 「思念」
- 「爱情」
- 「励志」
- 「哲理」
- 「闺怨」
- 「悼亡」
- 「写人」
- 「老师」
- 「母亲」
- 「友情」
- 「战争」
- 「读书」
- 「惜时」
- 「忧民」
- 「婉约」
- 「豪放」
- 「民谣」
- 「古文观止」
- 「辞赋精选」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