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堂
-
【新五代史·列传·伶官传第二十五】译文
唉,国家兴亡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出于天命的安排,难道就不是人事的作用吗?推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和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终的时候,拿出三支箭赐给唐庄宗并告诉他说:“梁,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拥立的,契…
-
【新五代史·列传·死节传第二十】译文
俗话说:“世乱识忠臣。”的确如此啊!五代时候,不能认为没有忠臣,我得到保全志节的义士三人,作《死节传》。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 年轻时当兵,侍奉梁太祖,任开封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马军使。 梁末…
-
【新五代史·列传·死事传第二十一】译文
唉!从开平到显德,前后一共五十三年,而天下有五代,士人不幸生在这个时代,想要保全节操而永不背叛的人,必然很少了。 在这个时代,如果用誓死守节和必定远离尘世要求士人,那么天下就没有士人了。 然而这个时代的习俗,就…
-
【新五代史·列传·唐臣传第十六】译文
豆卢革,父亲豆卢瓒,唐舒州刺史。 豆卢为世代名族,唐末天下大乱,豆卢革迁家避祸来到中山,唐灭亡后,任王处直的掌书记。 唐庄宗在魏州时,拟议建立唐国,而过去的唐公卿士大夫家族遭逢战乱丧亡殆尽,因豆卢革是名门之后,召…
-
【新五代史·列传·晋臣传第十七】译文
桑维翰字国侨,河南人。 长得丑陋奇特,身材矮小而脸面很长,常常对着镜子自以为奇,说:“七尺长的身躯,不如一尺长的脸面。”慷慨激昂地有志于作公卿辅臣。 当初考进士时,主考官讨厌饱的姓氏,因为“桑”和“丧”发音相…
-
【新五代史·列传·汉臣传第十八】译文
苏逢吉,京兆长安人。 漠高祖镇守河东,父亲苏悦任漠高祖的从事,苏逢吉常常代替苏悦写奏记,苏悦于是告诉了汉高祖。 汉高祖召见苏逢吉,见他精神爽秀,怜爱他,就任他为节度判官。 汉高祖性格素来严肃,宾客僚佐们很少…
-
【新五代史·列传·周臣传第十九】译文
王朴字文伯,束平人。 年轻时考中进士,任校书郎,依附漠枢密使杨郇。 杨郇和王章、史弘肇等人有矛盾,王朴眼见汉的建国时间不长,汉隐帝年轻孱弱,任用小人,而杨合作为大臣,和将相们结怨,知道漠一定会乱,于是离开杨郇东归…
-
【新五代史·列传·唐臣传第十四】译文
符习,赵州昭庆人。 年轻时跟随赵王王镕任军校,从晋去救赵,在柏乡攻破梁军,赵常常派符习率兵跟随晋。 晋军驻扎德胜,张文礼杀死赵王王镕,上书唐庄宗,请求议符习回到趟。 唐庄宗让符习回去,符习悲号哭泣着说:“我家…
-
【新五代史·列传·唐臣传第十五】译文
朱弘昭,太原人。 年轻时事奉唐明宗任客将,唐明宗即位后,任文思使。 和安重诲有矛盾,因此常常出使在外。 董璋任束川节度使时,于是任朱弘昭为副使。 西川孟知祥杀死他的监军李严,朱弘昭很恐惧,请求返回京师,董…
-
【新五代史·列传·唐臣传第十二】译文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任河东教练使。 为人聪明机敏,能够应对自如,因富有才干受到称颂。 唐庄宗为晋王时,孟知祥为中门使,郭崇韬为副使。 中门使这个职务,参加管理机密的军国大事,先前,昊珙、张虔厚等人都在任中门使…
-
【新五代史·列传·唐臣传第十三】译文
周德威字镇速,朔州马邑人。 为人勇猛而足智多谋,望见烟尘就能够判断敌军的人数。 他的身材高大,笑起来也不改变脸色,人们见了他,都觉得严肃可畏。 跟随晋王任骑将,逐渐升迁为铁林军使,跟随晋王攻破王行瑜,因功升…
-
【新五代史·列传·梁臣传第十】译文
康怀英,充州人。 跟随朱瑾担任牙将,梁军进攻朱瑾,朱瑾出兵至丰、沛二州问筹粮,留下康怀英守城,康怀英就献城向梁投降,朱瑾于是逃奔到昊。 梁太祖得到康怀英后极为高兴。 后来随氏叔琮进攻趟匡凝,打下邓州。 …
-
【新五代史·列传·梁臣传第十一】译文
杨师厚,颖州斤沟人。 年轻时跟随河阳人李罕之,李罕之向晋投降时,挑选他的部下强健兵士一百人献给晋王,杨师厚名列其中。 杨师厚在晋时,没有什么名气,后来因为犯罪逃奔到梁,梁太祖任命他为宣武里押衙、曹州刺史。 …
-
【新五代史·列传·周家人传第八】译文
周太祖圣穆皇后柴氏,没有儿子,收养哥哥柴守礼的儿子作为养子,这就是周世宗。 柴守礼字克让,因是皇后的亲族,拜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周世宗登位,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光禄卿。 …
-
【新五代史·列传·梁臣传第九】译文
唉!孟子说“春秋的时候没有正义的战争”,我也认为五代时没有道德始终无瑕的臣子。 说没有,不是指没有一人,而是说很少。 我发现有三个为节义而死的人。 那些只在一代做官的人,分别按照他们的国籍罗列,作《梁臣…
古诗分类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景」
- 「咏物」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写雨」
- 「写雪」
- 「写风」
- 「写花」
- 「梅花」
- 「荷花」
- 「菊花」
- 「柳树」
- 「月亮」
- 「山水」
- 「写山」
- 「写水」
- 「长江」
- 「黄河」
- 「儿童」
- 「写鸟」
- 「写马」
- 「田园」
- 「边塞」
- 「地名」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怀古」
- 「抒情」
- 「爱国」
- 「离别」
- 「送别」
- 「思乡」
- 「思念」
- 「爱情」
- 「励志」
- 「哲理」
- 「闺怨」
- 「悼亡」
- 「写人」
- 「老师」
- 「母亲」
- 「友情」
- 「战争」
- 「读书」
- 「惜时」
- 「忧民」
- 「婉约」
- 「豪放」
- 「民谣」
- 「古文观止」
- 「辞赋精选」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