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二章】译文及注释
- 原文链接 :老子·道经·第二章
-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注释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形:通“刑”,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倾:互相对立而存在。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处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处,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参考资料:
佚名.豆瓣网.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3070531/
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hishi/111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 「仪礼」
- 「论衡」
- 「吴子」
- 「将苑」
- 「孝经」
- 「周礼」
- 「列子」
- 「管子」
- 「汉书」
- 「尚书」
- 「墨子」
- 「素书」
- 「六韬」
- 「冰鉴」
- 「荀子」
- 「反经」
- 「礼记」
- 「庄子」
- 「孟子」
- 「中庸」
- 「左传」
- 「论语」
- 「史记」
- 「老子」
- 「周易」
- 「韩非子」
- 「三字经」
- 「红楼梦」
- 「战国策」
- 「鬼谷子」
- 「本草纲目」
- 「智囊(选录)」
- 「全部古籍>>」
经典名句
- 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 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
-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 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