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唐诗网

【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译文

原文链接 :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

  人体各经脉气血多少,是有一定的正常数量比例的:太阳经脉常多血少气,少阳经脉常少血多气,阳明经脉常多气多血,少阴经脉常少血多气,厥阴经脉常多血少气,太阴经脉常多气少血,这是先天给予正常人的气血数量比例。

  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这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之间的表里配合关系。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阴心经互为表里,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互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这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之间的表里配合关系。

  当知道了疾病发生在十二经脉的那一条经脉,凡是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就是,(血脉雍盛的,)必须先刺出其血,以减轻其病苦,再诊察其病情的虚实,然后泻其有余之实邪,补其不足(虚)的气血。

  要想知道背部五脏俞穴的位置,先用草梗一根,度量两乳之间的距离,再从正中对折,另一草梗与前草梗同样长度,折掉一半之后,拿来支撑第一根草梗的两头,就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用它丈量病人的背部,使其一个角朝上,和脊背部大椎穴相平,另外两个角在下,其下边左右两个角所指部位,就是肺俞穴所在。再把上角移下一度,放在两肺俞连线的中点,则其下左右两角的位置是心俞的部位。再移下一度,左角是肝俞,右角是脾俞。再移下一度,左右两角是肾俞。这就是五脏俞穴的部位,为针刺、艾炙的取穴方法。

  形体安逸但精神苦闷的人,病多发生在血脉,治疗时宜用针刺或艾炙(祛除血脉中的阻滞病症)。形体安逸而精神也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肌肉,治疗时宜用针刺或砭石刮痧(来疏通阻滞的气血)。形体劳苦但精神很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筋膜,治疗时宜用热敷或导引(以解除劳累奔波所生病患)。形体劳苦而精神又很苦恼的人,病多发生在咽喉部,治疗时宜用药物。屡受惊恐的人,经络因气机紊乱而不通畅,病多为麻木不仁,治疗时宜用按摩和药酒。以上是形体和精神方面发生的五种类型的疾病。

  刺阳明经,可以出血出气;刺太阳经,可以出血,而不宜伤气;刺少阳经,只宜出气,不宜出血;刺太阳经,只宜出气,不宜出血;刺少阴经,只宜出气,不宜出血;刺厥阴经,只宜出血,不宜伤气。

参考资料:

佚名.大道家园.http://www.dadaojiayuan.com/qikanneirong_255.html

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hishi/113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经典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