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光】人物评价
- 作者链接 :更多「陈元光」相关介绍
-
总评
唐初由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部入闽,并对漳潮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它不仅直接影响这个地区,也间接地影响到后代对台湾省的开发。应该指出,由于陈元光本人的组织才能和实际上的领导地位,他在这一开发过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历朝封赠褒扬
唐先天元年(712年),敕赠“韬卫镇军大将军兼光禄大夫、中书左丞临漳侯。谥忠毅文惠”;开元四年(716年),又敕赠“颍川侯”。唐开元四年(716年),在陈元光殉职后第五年,州县治迁至李澳川(今漳浦县城)。唐玄宗皇帝追赠陈元光为“颍川侯”,并下诏书在州治敕建奉祀陈元光庙宇,且赐乐器、祭器,建“盛德世祀”牌坊以表之。
贞元二年(786年)州治北迁龙溪(今漳州市区),奉敕改葬陈元光于州治之北的松州堡高坡上(今芗城区浦南镇),遂又立庙于石鼓山下(世称松州庙)。
五代(947年),敕赠“保定将军兼金紫光禄大夫,太傅尚书令”。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敕赠“保定男”;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敕赠宗应伯;
煦宁八年(1075年)六月,敕赠“泽公”;
政和三年(1113年)十月,赐庙额“威惠”;
宣和四年(1122年)三月,敕赠“忠泽公”。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加赠“显佑”;
绍兴二年(1132年),敕赠“辅国将军”。
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加赠“英烈”;
绍兴十二年(1142年)八月,赠“英烈忠泽显佑康庇公”;
绍兴十三年(1143年),敕赠“开漳州主圣王”,加谥“忠毅文惠王”;
绍兴十六年(1146年)七月,敕赠“灵著王”;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七月,加赠“顺应”;
绍兴三十年(1160年)加赠“昭烈”;
乾道四年(1168年)九月,敕赠“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
宝庆二年(1226年)敕赠“宗毅公”。
明洪武二年(1369年),敕赠“昭烈侯”;
万历七年(1579年),敕赠“威惠开漳陈圣王”。
清乾隆四年(1739年),御赐宫灯一对,御书“唐高封祀典开漳圣王”。
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hishi/14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 「仪礼」
- 「论衡」
- 「吴子」
- 「将苑」
- 「孝经」
- 「周礼」
- 「列子」
- 「管子」
- 「汉书」
- 「尚书」
- 「墨子」
- 「素书」
- 「六韬」
- 「冰鉴」
- 「荀子」
- 「反经」
- 「礼记」
- 「庄子」
- 「孟子」
- 「中庸」
- 「左传」
- 「论语」
- 「史记」
- 「老子」
- 「周易」
- 「韩非子」
- 「三字经」
- 「红楼梦」
- 「战国策」
- 「鬼谷子」
- 「本草纲目」
- 「智囊(选录)」
- 「全部古籍>>」
经典名句
-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 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
-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 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