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唐诗网

【师说】文言现象

诗文原文 :师说

一、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二、一词多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⑪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道理)
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不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惑: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习,使……学习)

四、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⒋.(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⒍.(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⒑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⒒(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五、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六、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七、被动句
1、不拘于时

八、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 、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
6 、生乎吾前(者)

九、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hishi/177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经典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