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经】轶事典故
- 作者链接 :更多「郝经」相关介绍
-
冒死上书
辛亥(1251)年春,29岁的郝经在顺天府(今河北保定市)贾副元帅家就教,一位陵川道士,赴燕都上香朝拜,过保定时,向郝经哭诉了家乡百姓深受蒙古官僚压迫而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当郝经听了家乡道士的苦诉,不光是泪水淌流,又火冒三尺,愤笔写下了《河东罪言》,冒着不测的风险,上书给蒙古统治集团,出人意料的是,忽必烈没有责罪郝经,反而召纳郝经于王府。他深感这份“民书”血淋淋的分量,“民失,江山倒”!
1260年3月,忽必烈登帝位,立即颁发政令,革除了蒙古诸王直接向种地人征税的权利,大大减轻了北方人的负担。
大雁传信
郝经出使宋朝,被贾似道软禁在真州。这一囚就是整整十六年,其间,元廷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死是活。
郝经被拘几年后,在1274年从宋人供食的活大雁中挑出一只健壮能飞的,系蜡书于雁足,放飞大雁。“中统十五年”实为“圣元五年”,郝经被拘于宋,不知元朝改元的事,所以他依此推之为“中统十五年”。
汉武帝时,汉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奉命出使匈奴,被扣押于北海(今贝加尔湖)。匈奴人对苏武威逼利诱,招数使尽,但这个汉朝忠臣手持汉朝符节,誓死不屈。一直到汉昭帝继位,派人与匈奴和亲,并索还汉使苏武。匈奴人理亏,谎称苏武早已病死,汉使得密报,知道苏武仍在世,就谎称大汉天子在上林苑射雁,其中一只大雁足系苏武亲笔所写帛书,讲明他本人仍在北方沼泽中被困。这一招管用,笃信“怪力乱神”的匈奴人惊惶,忙派人找到苏武,把他送还汉朝。文史的力量真大,郝经据此演出“真人秀”,把昔日汉使所编的“故事”演绎成真。
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hishi/18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 「仪礼」
- 「论衡」
- 「吴子」
- 「将苑」
- 「孝经」
- 「周礼」
- 「列子」
- 「管子」
- 「汉书」
- 「尚书」
- 「墨子」
- 「素书」
- 「六韬」
- 「冰鉴」
- 「荀子」
- 「反经」
- 「礼记」
- 「庄子」
- 「孟子」
- 「中庸」
- 「左传」
- 「论语」
- 「史记」
- 「老子」
- 「周易」
- 「韩非子」
- 「三字经」
- 「红楼梦」
- 「战国策」
- 「鬼谷子」
- 「本草纲目」
- 「智囊(选录)」
- 「全部古籍>>」
经典名句
-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 居官先厚民风,处事先求大体。
-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