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生平自述
- 作者链接 :更多「李适」相关介绍
-
早年经历
天宝元年四月十九日
(742年5月27日),李适出生于长安大内宫中。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孙、唐代宗李豫的长子,母为睿真沈皇后。同年十二月,拜特进,封奉节郡王。
李适的整个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但好景不长,李适14岁时(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四川,从此大唐帝国陷于一场亘古少见的大动乱之中。在大唐帝国的盛衰变迁中,李适和其他皇室成员一起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平定叛乱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二十日,唐代宗即位。五月,委任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肩负起与安史叛军余孽最后决战的使命。同年八月,改封雍王。十月,出镇陕州。
平定叛军之后,李适因功拜为尚书令,实封食邑二千户,和平叛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八人一起被赐铁券、图形凌烟阁。
广德二年(764年)正月,李适以长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并于二月举行册礼。
登基为帝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病逝于长安宫中。李适即位,就是历史上的唐德宗。德宗在位整整26年,遗诏中所说“二十有七载”,是虚指。
青少年时代的动荡生活使李适深知安定的可贵,他登基以后,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即位之初,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实施革新,果敢有为。但是,李适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因为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积重难返而收效甚微,有的尽管初见成效,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当李适的一番改革遭遇挫折后,他的雄心竟然消失殆尽。李适一生中,无论是性格还是行动,都充满了矛盾和悲剧色彩。
去世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初一,诸王、亲戚都前来宫中向李适祝贺,唯独太子李诵因病无法前来,李适因而流泪哀叹,从此患病,并一天比一天加重,大约在二十多天中,内宫与外廷断了消息,都不知道李适与太子平安与否。
同月二十三日,李适于会宁殿驾崩,享年六十四岁。
永贞元年(805年)九月一日,群臣为李适上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十月十四日,葬于崇陵。
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hishi/277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 「仪礼」
- 「论衡」
- 「吴子」
- 「将苑」
- 「孝经」
- 「周礼」
- 「列子」
- 「管子」
- 「汉书」
- 「尚书」
- 「墨子」
- 「素书」
- 「六韬」
- 「冰鉴」
- 「荀子」
- 「反经」
- 「礼记」
- 「庄子」
- 「孟子」
- 「中庸」
- 「左传」
- 「论语」
- 「史记」
- 「老子」
- 「周易」
- 「韩非子」
- 「三字经」
- 「红楼梦」
- 「战国策」
- 「鬼谷子」
- 「本草纲目」
- 「智囊(选录)」
- 「全部古籍>>」
经典名句
-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