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辑要·栽桑柘附·桑杂类】译文及注释
- 原文链接 :农桑辑要·栽桑柘附·桑杂类
-
译文
《齐民要术》:桑葚成熟时,多多采收,晒干(收藏);荒年粮食不够吃,可以充饥。《魏略》说:杨沛任新郑县县官。汉献帝兴平二年末,百姓多挨饥受饿,生活穷苦。杨沛叫百姓多收藏干桑葚,采集野萱豆,并进行检查,凡蓄积有多余的,一律收集(入官),准备补助不足,总计收集起来千多斛。这时适逢魏太祖(曹操)出兵千余人,西去迎接皇帝,没带军粮。杨沛迎接拜见太祖时,遂将干桑葚献上。魏太祖对杨沛的做法甚为称道。后来太祖作了丞相,破格提拔杨沛任邺县令,赏给奴仆十人,绢一百匹。这一方面是为了奖励他,同时也是为了报答他的干桑葚。今黄河以北,人多的家庭,收藏(桑葚)多至上百石,少的也有数十斛。故杜、葛兵乱以后连年饥荒,百姓全靠干桑葚维持活命。几州地方的百姓能够死里逃生,皆为干桑葚的功劳。《务本新书》:桑葚:平日,用枣和桑葚拌成馅作烤饼,吃着又甜又有益处。
葚子煎:采收成熟的桑葚,放在盆中研破,用布绞取桑葚汁液,用瓷器盛放;白天和夜晚,放在露地,四十九天以后,用滚开水冲服。明耳目、益水藏、和血气。或加上少量蜂蜜,放在石器中煎熬也可以。患各种疮病时,用(桑子煎)作成膏药贴患处,有奇效。
桑螵蛸、桑根白皮,皆可作药用。
桑皮抄纸:春初科伐桑树上过多的枝条,剥取桑皮连同芽眼用来造纸为最好,其余月份(剥取的桑皮造纸)较次。
桑木做成的gōng弩内胎,耐挽拉。
桑莪,是素食中的佳品。桑、槐、榆、柳、楮等树上长出的五种木耳当中,只有桑树和槐树上生长出来的为上等。田野中生长出来的,恐怕有毒,不可食用。
注释
①本题专讲与桑有关的杂事。
②引自《齐民要术·种桑柘第四十五》。个别无关紧要的字的差别、不出校记。
③以下大段引用《魏略》文见《三国志·魏书·贾逵传》裴松之注。
④萱豆:又名“稽豆”,是一种野生豆,李时珍指为“黑小豆,小科细粒,霜后乃熟”。⑤生口:指俘虏、奴隶,或被贩卖的人。
⑥今:原作“令”,殿本亦作“令”。据《齐民要术》改作“今”。
⑦杜、葛之乱:杜洛周、葛荣之乱,乃为后魏孝明帝时事,发生在公元525年。
⑧煿:音博,《集韵》:“同爆,火干也”。煿饼,或为烤烧饼之类。
⑨露地:北方方言,山东民间称室外为“露地”。
⑩水藏:“藏”,与臓通。“水臓”,指泌尿系统。《本草纲目》说“桑椹,利水气消肿”,并附有治水肿胀满方等。
桑螵蛸:螳螂的子房。李时珍说:螳螂的子房名螵蛸者,其状轻飘如绡也。村人每灸焦饲小儿,云“止夜尿”。
抄纸:今称“造纸”。抄,取也。
gōng弩胎:“胎”是弓的中心部,指桑木做成的弓胎。古时造弓的技术,见于《周礼·考工记》的“弓人条”。“弓人”为弓,必聚六材,桑木胎仅其中之一,此外还要有角、筋、丝、漆、胶等材料,方可做成良弓。参考资料:
佚名.是何年网.http://www.4hn.org/files/article/html/2/2440/276330.html
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hishi/41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 「仪礼」
- 「论衡」
- 「吴子」
- 「将苑」
- 「孝经」
- 「周礼」
- 「列子」
- 「管子」
- 「汉书」
- 「尚书」
- 「墨子」
- 「素书」
- 「六韬」
- 「冰鉴」
- 「荀子」
- 「反经」
- 「礼记」
- 「庄子」
- 「孟子」
- 「中庸」
- 「左传」
- 「论语」
- 「史记」
- 「老子」
- 「周易」
- 「韩非子」
- 「三字经」
- 「红楼梦」
- 「战国策」
- 「鬼谷子」
- 「本草纲目」
- 「智囊(选录)」
- 「全部古籍>>」
经典名句
-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之气,人有喜怒哀 乐好恶之情。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