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卷一·坤动也刚】译文
- 原文链接 :容斋随笔·卷一·坤动也刚
-
坤卦《文言》说:“坤是最柔和的,但动起来却很刚强.”王弼说;”变化就向正的方面发展,不会走向邪道。”程颐说;“坤的太身是最柔软的,但一变化却很刚强,因它一变就很刚强,所以能和乾卦相应。”张载说:“坤柔中有刚,静中有动,任举其中一体,都有曲和伸,动和静,终和始。”又说:“积累大势达到成熟才能如此。”苏东坡说:“一切享物,不是刚强的能刚强,而是柔弱的能刚强,积蓄力量而不发作,等达到极点,再一发作,定要冲决一切。”张葆光只用这句话函义解释六二爻的内容。陈了翁说:“至柔和至静,是神的极致。刚强是体的发动,方正是静的作用。柔和刚、静和动的辩证关系,就是坤元的体和用。”郭雍说:“坤虽然以柔和静为主体,但如果没有方和刚作用,就不能发扬光大。”诸家的说法,大概不出这几种。我最近见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市)退居庵僧人莹,他说:“动是指爻的变化、神不动就罢了,一动就出现阳刚。在初九是地雷复,在九二是地水师,在九三是地山谦,从此以后便都是阳刚。”这个说法最清楚和有道理。
参考资料:
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1532103410452.html
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hishi/52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 「仪礼」
- 「论衡」
- 「吴子」
- 「将苑」
- 「孝经」
- 「周礼」
- 「列子」
- 「管子」
- 「汉书」
- 「尚书」
- 「墨子」
- 「素书」
- 「六韬」
- 「冰鉴」
- 「荀子」
- 「反经」
- 「礼记」
- 「庄子」
- 「孟子」
- 「中庸」
- 「左传」
- 「论语」
- 「史记」
- 「老子」
- 「周易」
- 「韩非子」
- 「三字经」
- 「红楼梦」
- 「战国策」
- 「鬼谷子」
- 「本草纲目」
- 「智囊(选录)」
- 「全部古籍>>」
经典名句
-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 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 圣人不法古,不脩今。法古则后于时,脩今则塞于势。
- 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