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列传·卷一百零九】部分译文
- 原文链接 :新唐书·列传·卷一百零九
-
路岩的字叫鲁瞻,魏州冠氏县人。
他父亲路群的字叫正夫,精通经学,善于写文章。生性忠贞廉洁,父母去世后,他一生都不吃荤菜。多次升官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唐文宗很宠信他。他平时谦恭谨慎,不像有权势的人,和他交往的,即使是平民,他也以礼相待,始终如一。
路岩小时候聪明、反应快超过一般人,他考中了进士。他父亲在世时的友人任藩镇的争着任命他,很长时间后他才答应了。唐懿宗咸通初年,他从屯田员外郎进入翰林院任学士,后以兵部侍郎身份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二十六岁。任宰相八年,升任尚书左仆射。
当时皇帝不好好管事,宰相得以专权。他看到皇帝糊涂,并把政务交给自己,就接受贿赂,奢侈放肆不遵法度,不久和韦保衡一起掌权,两个人的权力使全国人害怕,当时称他们的党羽为“牛头马面”,这是说他们像鬼怪一样凶恶可怕。两人权力相当就争雄,因此他和韦保衡又闹翻了。不久他被罢相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当时正值南诏入侵之后,他努力抚慰人民,在邛州设定边军,扼守大度,以旧关口做治所,将坛庙卫士的后辈召来训练作战,派他们去补充边防军,因此西山八个国家来朝拜。他因功升官兼任中书令,被封为魏国公。
当初,他当宰相时,将政务交给亲信官吏边咸。至德县令陈蟠叟上奏请求单独召见谈财政问题。皇帝召见了他,他说“:我希望没收边咸的家财,来补充战争开支。”皇帝问道“:边咸是谁?”他回答说“:是宰相路岩的亲信官吏。”皇帝发怒了,训斥他,从此没人敢说话了。边咸就和郭筹相勾结干坏事,路岩不怎么管他们,军中兵将只听边将军、郭司马的,他们两人随意赏赐来收买军心。有次在广场检阅军队,他们两人去了,他们商量事情互相写信,看后就烧掉,军队受惊了,认为他们有阴谋,人心惶惶,就在京城传开了。路岩因这被判贬官荆南节度使。
走到半路又被贬为新州刺史,到了江陵,又被免职,流放到儋州,没收了他的家产。他身高貌美,胡须很好看,到江陵过了两天都变白了。皇帝把边咸、郭筹等人抓住杀了。路岩到了新州,有诏命处死他。将喉管割下来,上交有关部门。
有人说他曾秘密请求“三品以上官犯罪被处死,要割下喉管证明已经死了”。不久落到了自己头上。
韦保衡是京兆人,他的字叫蕴用。
他父亲韦悫,在唐宣宗时,官当到武昌军节度使。韦保衡在咸通年间,任右拾遗时娶了同昌公主,升任起居郎、驸马都尉。同昌公主是郭淑妃生的,唐懿宗很喜欢她,郭淑妃又受宠,所以对她最好,把皇宫中的各种珍宝、玩物都给她陪嫁。
他不久当了翰林学士承旨,后以兵部侍郎身份任同中书门平章事,离娶公主才两年。后又升任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
他生性浅薄,受宠掌权后,全按自己的好恶来,喜欢的就提拔,不喜欢的就排挤。他在王铎主考时中的进士,于藉、萧遘和他同年考中,因为他们曾瞧不起他,都被贬了官。他赶走了杨收,整垮了路岩,人们更怕他了。公主去世了,但他受宠没有衰减。唐僖宗即位,他升任司徒。
不久被仇人揭发隐秘的罪状,贬为贺州刺史,又贬为澄迈县令,后干脆被处死了。
他弟弟韦保义被从兵部侍郎贬为宾州司户参军。而刘瞻等因公主去世被贬官的,都又提升了。
参考资料:
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1387100042303.html
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hishi/69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 「仪礼」
- 「论衡」
- 「吴子」
- 「将苑」
- 「孝经」
- 「周礼」
- 「列子」
- 「管子」
- 「汉书」
- 「尚书」
- 「墨子」
- 「素书」
- 「六韬」
- 「冰鉴」
- 「荀子」
- 「反经」
- 「礼记」
- 「庄子」
- 「孟子」
- 「中庸」
- 「左传」
- 「论语」
- 「史记」
- 「老子」
- 「周易」
- 「韩非子」
- 「三字经」
- 「红楼梦」
- 「战国策」
- 「鬼谷子」
- 「本草纲目」
- 「智囊(选录)」
- 「全部古籍>>」
经典名句
-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 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 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
- 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赏鉴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