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楚三·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张仪】译文
- 原文链接 :战国策·楚三·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张仪
-
楚怀王派昭雎到泰国去游说。使秦国重用张仪。昭雎还没有到秦国,秦惠王就死了,秦武王驱逐了张仪,楚怀王也因此拘捕了昭雎以讨好齐国。
桓藏替昭雎对楚怀王说:“秦、韩、魏三国的联合没有成功,这是出于张仪得势予秦惠王并且和昭雎关系密切。如今惠王死了,武王即位,张仪被驱逐,公孙郝、甘茂显贵起来。甘茂和魏国关系密切,公孙郝和韩国关系密切。这两个人原本就和昭雎关系不好,所以一定主张秦国联合韩国、魏国。当年,韩国、魏国重视张仪,是因为张仪掌握秦国的实权,并且昭雎又依靠楚国的力量推崇他。如今张仪在秦国遭难而昭雎在楚国被拘捕,如果韩国、魏国想要得到泰国的支持,它们一定要亲近甘茂和公孙郝。这两个人也将拉拢韩国、魏国轻视张仪进攻楚国,那么方城一定危险了。大王不如恢复昭雎的地位,而使张仪在韩国、魏国得到重用:张仪依靠楚国的势力,倚仗魏国的重用,而跟秦国争斗。如果魏国不与秦国联合,韩国也不会顺从泰国,那么方城就没有祸患了。”
参考资料: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n/article/7741790_152038181.html
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hishi/97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 「仪礼」
- 「论衡」
- 「吴子」
- 「将苑」
- 「孝经」
- 「周礼」
- 「列子」
- 「管子」
- 「汉书」
- 「尚书」
- 「墨子」
- 「素书」
- 「六韬」
- 「冰鉴」
- 「荀子」
- 「反经」
- 「礼记」
- 「庄子」
- 「孟子」
- 「中庸」
- 「左传」
- 「论语」
- 「史记」
- 「老子」
- 「周易」
- 「韩非子」
- 「三字经」
- 「红楼梦」
- 「战国策」
- 「鬼谷子」
- 「本草纲目」
- 「智囊(选录)」
- 「全部古籍>>」
经典名句
-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 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