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堂
-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工律】译文
制作同一器物,其大小、长短和宽度必须相同。 计帐时,不同规格的产品不得列于同一项内出帐。 县和工室由有关官府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应校正一次。本身有校正工匠的,则不必代为校正。这些器物在领…
-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均工】译文
新工匠开始工作,第一年要求达到规定产额的一半,第二年所收产品数额应与过去作过工的人相等。工师好好教导,过去作过工的一年学成,新工匠两年学成。能提前学成的,向上级报告,上级将有所奖励。满期仍不能学成的,应记名而上…
-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工人程】译文
隶臣、下吏、城旦和工匠在一起生产的,在冬季劳动时,得放宽其标准,三天收取相当夏季两天的产品。 做杂活的隶妾两人相当工匠一人,更隶妾四人相当工匠一人,可役使的小隶臣妾五人相当工匠一人。 隶妾和一般女子用针…
-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徭律】译文
为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甲。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所征发人数已足,应尽速送抵服役处所。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征发徒 作城邑的工程,要对所筑的墙担保一年。不…
-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金布律】译文
官府收入银币,以一千钱装为一畚,用其令、丞的印封缄。钱数不满一千的,也应封缄。钱质好的和不好的,应装在一起。出钱时,要把印封呈献令,丞验视,然后启封使用。百姓在交易时使用钱币,质量好坏一起通用,不准选择。 布长八…
-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关市律】译文
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收钱时必须立即把钱投进(此字为左“缶”右“后”,音“项”,为陶制容钱器——录者注)里,使买者看见投入,违反法令的罚一甲。…
-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田律】译文
下及时雨和谷物抽穗,应即书面报告受雨、抽穗的顷数和已开垦而末耕种田地顷数。禾稼生长期下雨,也要立即报告降雨量和受益田地顷数。如有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及其他虫害等损伤了禾稼,也要报告受灾顷数。距离近的…
-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廄苑律】译文
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的,赏赐田啬夫酒一壶,干肉十条,免除饲牛者一次更役,赏赐牛长资劳三十天;成绩低劣的,申斥田啬夫,罚饲牛者资劳两个月,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
-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仓律】译文
谷物入仓,以一万石为一积而隔以荆笆,设置仓门。由县啬夫或丞和仓、乡主管人员共同封缄,而给仓啬夫和乡主管稟给的仓佐各一门,以便发放粮食,由他们独自封印,就可以出仓,到仓中没有剩余时才再给他们开另一仓门。啬夫免职,对…
-
【新五代史·附录·四夷附录第一】译文
唉,夷狄的住地饮食,随着水草、寒暑的不同而迁移变化,有君长部号的名称而没有有关世族的文字记载,至于凭借弦弓毒箭,强弱相互吞并,国土时大时小,兴亡无常,这些哪里值得都去一一考察叙述呢!不过,他们归附、反叛、离去、到来,能…
-
【新五代史·附录·四夷附录第二】部分译文
兀欲,是束丹王突欲的儿子。 突欲投奔到后唐,兀欲留下没有跟去,虢称永康王。 契丹人喜好饮人血,突欲左右的姬妾,常被他刺破手臂吸血,犯了小过失就被挖眼,割肉火烤,姬妾受不了他的残害。 但他喜欢宾客,好饮酒,擅长绘…
-
【新五代史·附录·四夷附录第三】译文
奚,原是匈奴的一个分支。 唐末时,居住在阴凉川,位于赞州都督府西面,幽州西南面,距离都有数酉里。 有两万人马。 分成五部:一叫阿蓄部,二叫啜米部,三叫粤质部,四叫奴皆部,五叫黑讫支部。 后来移居琵琶川,在幽州东…
-
【新五代史·世家·闽世家第八】部分译文
王审知字信通,是光州固始人。 父亲王恁,世代务农。 哥哥王潮,担任县的府吏。 唐末群盗并起,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王绪听说王潮兄弟有才能勇力,召他们安置在军中,任命王潮为罩校。 这时,蔡州秦宗权正招募士兵扩…
-
【新五代史·世家·南平世家第九】译文
高季兴字贻孙,是陕州殃石人。 原名高季昌,避后唐献祖的庙讳,改名高季兴。 高季兴小时候做汴州富人李让的家僮。 梁太祖最初为宣武节镇时,李让靠进献资财得到宠幸,梁太祖收养他作儿子,更改他的姓名为朱友嘻。 …
-
【新五代史·世家·东汉世家第十】译文
刘曼是后汉高祖的同母弟弟。 原名刘崇,长着漂亮的长须,眼睛中有两个瞳仁。 少时不务正业,贪酒好赌,曾被刺面当兵。 汉高祖在晋任河东节度使时,任命剀曼为都指挥使。 汉高祖登位,任命他为太原尹、北京留守、…
古诗分类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景」
- 「咏物」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写雨」
- 「写雪」
- 「写风」
- 「写花」
- 「梅花」
- 「荷花」
- 「菊花」
- 「柳树」
- 「月亮」
- 「山水」
- 「写山」
- 「写水」
- 「长江」
- 「黄河」
- 「儿童」
- 「写鸟」
- 「写马」
- 「田园」
- 「边塞」
- 「地名」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怀古」
- 「抒情」
- 「爱国」
- 「离别」
- 「送别」
- 「思乡」
- 「思念」
- 「爱情」
- 「励志」
- 「哲理」
- 「闺怨」
- 「悼亡」
- 「写人」
- 「老师」
- 「母亲」
- 「友情」
- 「战争」
- 「读书」
- 「惜时」
- 「忧民」
- 「婉约」
- 「豪放」
- 「民谣」
- 「古文观止」
- 「辞赋精选」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