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 简介
-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高攀龙生平
早年经历 高攀龙,字存之,号景逸,江苏无锡人。祖父高静成曾任浙江黄岩县令,父亲高继成生有五个子女,高攀龙排行第二,后因高静成的弟弟高静逸无子而被过继为嗣。 高攀龙自幼好读书懂礼仪。万历十四年(1586年),无锡知县李元…详情高攀龙家庭成员
祖父 高静成继父(叔祖) 高静逸父亲 高继成兄弟 高士鹤儿子 高世儒:高攀龙自尽后,崔呈秀还不罢休,矫诏将高世儒下狱。高世儒因父获罪,被处以徒刑(拘禁服劳役)。崇祯时期高攀龙平反昭雪,高世儒也得到朝廷重新起用…详情高攀龙后世纪念
高攀龙墓 高攀龙墓几经迁葬。最初由于党祸而人心畏惧,高攀龙遗体被草草安葬在无锡县城西郊横山之麓。明崇祯元年(1628年),东林党冤狱得以平反。皇帝钦派礼部官员来到无锡勘定茔城,准谕茔祭葬。清顺治三年(1646年),高氏后裔…详情高攀龙主要成就
东林领袖 高攀龙是东林学派的精神领袖之一,与顾宪成兄弟创建了东林书院。 他在学术思想上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倡“治国平天下”的“有用之学”,反对王学(王守仁学派)末流的“空虚玄妙”之学。他认为“无用便是落空学问…详情
高攀龙相关资料
高攀龙相关古诗
更多高攀龙的古诗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uozhe/399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 「仪礼」
- 「论衡」
- 「吴子」
- 「将苑」
- 「孝经」
- 「周礼」
- 「列子」
- 「管子」
- 「汉书」
- 「尚书」
- 「墨子」
- 「素书」
- 「六韬」
- 「冰鉴」
- 「荀子」
- 「反经」
- 「礼记」
- 「庄子」
- 「孟子」
- 「中庸」
- 「左传」
- 「论语」
- 「史记」
- 「老子」
- 「周易」
- 「韩非子」
- 「三字经」
- 「红楼梦」
- 「战国策」
- 「鬼谷子」
- 「本草纲目」
- 「智囊(选录)」
- 「全部古籍>>」
经典名句
-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 木屑竹头,皆为有用之物;牛溲马渤,可备药石之资。
-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 敌者,利害相冲,死生弗容;未察之无以辨友,非制之无以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