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 简介
-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初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
李晔人物背景
起源世系 李弇→李昶→西凉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西凉后主李歆→李重耳→李熙→李天锡(也作李天赐)→李虎→李昞→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懿宗李漼→唐昭宗李晔…详情李晔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晔(867年-904年),即唐昭宗,既位后改名为敏,后又改为晔,为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之弟。他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二月二十二日生于长安宫中,僖宗母弟。6岁封寿王。名杰。乾符四年(876),授开府仪同三…详情李晔陵墓
和陵是唐昭宗李晔的陵墓,位于偃师市顾县镇曲家寨村村南,占地3500多平方米,现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唐书·地理志》记载:“缑氏有和陵,在太平山。本懊来山,天佑元年更名。”偃师市文物部门介绍,和陵的墓室长约10米、宽…详情李晔历史评价
昭宗在位的十六年间,一直在为解决困扰朝廷的两大难题——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而努力,当时一位宰相就曾说昭宗“内受制于家奴,外受制于藩镇”。昭宗励精图治,希望能够恢复大唐的盛世局面,无奈主观意愿被无情的客观事实所…详情李晔人物秩事
明经胡”的由来 “明经胡”的始祖是大唐昭宗皇帝和何皇后之子。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的叛将朱温降唐后,唐僖宗诏封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并赐名“朱全忠”,后又被制授宣武军节度使,成了握有重兵的军阀。朱温拥兵自重,权…详情
李晔相关资料
李晔相关古诗
更多李晔的古诗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uozhe/44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 「仪礼」
- 「论衡」
- 「吴子」
- 「将苑」
- 「孝经」
- 「周礼」
- 「列子」
- 「管子」
- 「汉书」
- 「尚书」
- 「墨子」
- 「素书」
- 「六韬」
- 「冰鉴」
- 「荀子」
- 「反经」
- 「礼记」
- 「庄子」
- 「孟子」
- 「中庸」
- 「左传」
- 「论语」
- 「史记」
- 「老子」
- 「周易」
- 「韩非子」
- 「三字经」
- 「红楼梦」
- 「战国策」
- 「鬼谷子」
- 「本草纲目」
- 「智囊(选录)」
- 「全部古籍>>」
经典名句
-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