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 简介
-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
李显行政外交
行政 重用韦氏 为彰显对韦氏的信任,李显还不顾众人反对把韦玄贞破格封王。李显年经气盛,还对裴炎脱口说出:“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还吝惜一侍中吗?”。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召集百官于乾元殿,裴炎与中书侍郎…详情李显家庭成员
家世 李弇→李昶→西凉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西凉后主李歆→李重耳→李熙→李天锡(也作李天赐)→李虎→李昞→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父母 父亲:唐高宗李治 母亲:女皇武则天兄弟姐妹 …详情李显轶事典故
房陵轶事 李显流放房陵与历史上的许多流放者不同,他头上还有一个“王”的桂冠而不是失国之君或囚犯。同时,这个时期是大唐鼎盛时期,国安民阜,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加之武则天并没有对李显…详情李显死因争议
按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唐中宗李显是被毒死。按照这个说法,韦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马秦客害怕和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韦后想当皇帝,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几方势力都觉得中宗碍手碍脚。于是,大家联合搞出了一…详情李显生平
早年经历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显生于长安,是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李显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他的两位皇兄李弘与李贤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 开耀二年(682年)正月,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出生,高宗…详情李显在位年号
嗣圣 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神龙705年—707年;景龙707年—710年。…详情
李显相关资料
李显相关古诗
更多李显的古诗转载请注明: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 https://www.xuetangshi.com/zuozhe/45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文典籍
- 「仪礼」
- 「论衡」
- 「吴子」
- 「将苑」
- 「孝经」
- 「周礼」
- 「列子」
- 「管子」
- 「汉书」
- 「尚书」
- 「墨子」
- 「素书」
- 「六韬」
- 「冰鉴」
- 「荀子」
- 「反经」
- 「礼记」
- 「庄子」
- 「孟子」
- 「中庸」
- 「左传」
- 「论语」
- 「史记」
- 「老子」
- 「周易」
- 「韩非子」
- 「三字经」
- 「红楼梦」
- 「战国策」
- 「鬼谷子」
- 「本草纲目」
- 「智囊(选录)」
- 「全部古籍>>」
经典名句
-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 人能弘道,焉知来者之不如昔也?
- 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平之梁肉,德教为先。
-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