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堂
-
【国语·晋语·重耳婚媾怀嬴】译文
秦穆公把五个女子嫁给重耳,怀嬴也是其中之一。有一次,公子重耳叫怀嬴捧着倒水的匜给他浇水洗手,洗完了,便挥手叫她走开。怀嬴生气说: “秦、晋两国是同等的国家,你为什么如此轻视我?”重耳为这件事感到害怕,便解去衣冠…
-
【国语·晋语·秦伯享重耳以国君之礼】译文
有一天,秦穆公将设宴款待公子重耳,重耳叫子犯随从。子犯说:“我不如赵衰那样善于辞令,请让赵衰跟您同去吧。”于是,重耳便叫赵衰随从前往。秦穆公用款待国君的礼节来招待重耳,赵衰做宾相,完全按照宾礼进行。宴会结束后,秦…
-
【国语·晋语·重耳亲筮得晋国】译文
公子重耳亲自占卜问卦,起卦说:“上有晋国。”内卦得震下坎上的《屯》卦,外卦得坤下震上的《豫》卦,其中两个阴乂的数字都是八。筮史据此推断,都说:“不吉利。闭塞不通,卦象不发生变化。”司空季子推断说:“吉利。这在《周…
-
【国语·晋语·宋襄公赠重耳以马二十乘】译文
公子重耳经过宋国,与宋国司马公孙固关系很好。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晋公子流亡在外十几年,已经由孩子长大成人了,喜欢做好事而不自满,像对待父亲一样事奉狐偃,像对待老师一样事奉赵衰,像对待兄长一样事奉贾佗。狐偃是他的…
-
【国语·晋语·郑文公不礼重耳】译文
重耳经过郑国,郑文公也不加礼遇。叔詹劝谏说:“我听说,亲近上天,遵循先君的教诲,对兄弟以礼相待,资助穷困的人,上天是会保佑他的。如今晋公子有三种天意的吉兆,该是上天要赞助他吧。同姓的男女不结婚,怕的是子孙不会昌盛。…
-
【国语·晋语·齐姜劝重耳勿怀安】译文
齐桓公把女儿嫁给重耳为妻,待重耳很好。重耳有马八十匹,便打算老死在齐国了。他说:“人生就是为了享乐,谁还去管别的什么呢?” 齐桓公死后,孝公即位。这时,诸侯都纷纷背叛齐国。狐偃知道齐国不可能帮助重耳返国执政,也…
-
【国语·晋语·齐姜与子犯谋遣重耳】译文
姜氏与子犯商量。把重耳灌醉了,用车送走。重耳酒醒后,拿起一把戈就追打子犯,说:“假如事业不成功,我就是吃了你舅舅的肉,也不能满足啊!”子犯一边逃一边回答说:“假如事业不成功,我还不知道死在哪里,谁又能与豺狼争着吃我的…
-
【国语·晋语·卫文公不礼重耳】译文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因邢人、狄人联合入侵,不能以礼相接待。宁庄子对卫文公说:“礼是国家的纲纪,亲是人民团结的纽带,善是立德的基础。国家没有纲纪不可能长存,人民不团结就不可能坚固,不善也不可能立德。这三者,是国君应…
-
【国语·晋语·曹共公不礼重耳而观其骿肋】译文
重耳一行自卫国经过曹国,曹共公也不以礼相待,听说重耳的肋骨生得连成一片,因此就很想看看是什么样子,便将重耳等安排在旅舍里,打听到重耳将要洗澡,张了很薄的帐幕偷偷观看。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公子…
-
【国语·晋语·秦侵晋止惠公于秦】译文
晋惠公在位的第六年,秦国丰收,民众安定,秦穆公统率军队侵入晋国,一直打到韩原。晋惠公问庆郑说:“秦军已经深入国土,如何是好?”庆郑回答:“你与秦国结怨很深,能让秦军不深入吗?如何应付这种局面不是我所知道的,国君还是去问…
-
【国语·晋语·吕甥逆惠公于秦】译文
晋惠公被秦国关了三个月,听说秦国将要跟晋国讲和,就派郤乞回国告诉吕甥这个消息。吕甥教郤乞一番话,让他对聚集在宫门前的国人说:“国君派我来告诉大家:‘秦国将要放我回来,我辱没了国家不配当国君,你们改立一个国君用子…
-
【国语·晋语·惠公斩庆郑】译文
晋惠公还没有回到晋国时,蛾析对庆郑说:“国君被秦俘获,是你的罪过。现在国君就要回来了,你还等待什么?”庆郑说:“我听说:‘军队溃败了,应该为之而死。主将被俘,也应为之而死。’这两样我没有做到,又加上误了别人救国君的机…
-
【国语·晋语·重耳自狄适齐】译文
晋公子重耳在狄住了十二年。狐偃说:“当初我们到这儿来,不是因为狄地安乐,而是可以成就大事。我曾说过:‘狄地出走时容易到达,窘迫中能得到资助,通过休整可以选择有利的时机,因此才居留下来。’现在已经居住很久了,住久了…
-
【国语·晋语·惠公杀丕郑】译文
晋惠公继承君位后,就违背了给秦国赂地的诺言。他派丕郑到秦国访问,向秦君致歉。同时他又杀了里克,说:“你杀了两个国君和一个大夫,做你的国君,不是太难吗?” 丕郑到秦国对不能如期奉上城邑表示歉意,然后对穆公说:“您派…
-
【国语·晋语·秦荐晋饥晋不予秦籴】译文
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请求购买粮食。丕豹对穆公说:“晋君无礼于您,大家没有不知道的。往年晋君有祸难,如今又连续闹饥荒。已经失去人心,又失去天意,他的灾殃可真多啊。国君应该讨伐他,不要卖给他粮食!”秦穆公说:“我是憎恶…
古诗分类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景」
- 「咏物」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写雨」
- 「写雪」
- 「写风」
- 「写花」
- 「梅花」
- 「荷花」
- 「菊花」
- 「柳树」
- 「月亮」
- 「山水」
- 「写山」
- 「写水」
- 「长江」
- 「黄河」
- 「儿童」
- 「写鸟」
- 「写马」
- 「田园」
- 「边塞」
- 「地名」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怀古」
- 「抒情」
- 「爱国」
- 「离别」
- 「送别」
- 「思乡」
- 「思念」
- 「爱情」
- 「励志」
- 「哲理」
- 「闺怨」
- 「悼亡」
- 「写人」
- 「老师」
- 「母亲」
- 「友情」
- 「战争」
- 「读书」
- 「惜时」
- 「忧民」
- 「婉约」
- 「豪放」
- 「民谣」
- 「古文观止」
- 「辞赋精选」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