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堂
-
【国语·晋语·胥臣论教诲之力】译文
晋文公问胥臣说:“我想叫阳处父做欢的老师来教育他,能教育好吗?”胥臣回答说:“这主要取决于欢。直胸的残疾人不能让他俯身,驼背不能让他仰头,小种人不能让他举重物,矮子不能让他攀高,瞎子不能让他看东西,哑巴不能让他说话…
-
【国语·晋语·文公称霸】译文
晋文公即位的第二年,就想使用他的人民进行征战,子犯说:“人民还不懂得大义,何不把周天子护送回去,以此显示大义呢?”于是文公就派军护送周襄王返回周都。文公又问:“现在可以了吧?”子犯回答说:“人民还不懂得信用,何不攻打…
-
【国语·晋语·文公学读书于臼季】译文
晋文公向臼季学习读书,学了三天,说:“书上所说的我一点点也做不到,但听到的道理倒很多了。”臼季回答说:“那么,多知道些道理,以等待有才能的人来实行,岂不比不学习好吗?”…
-
【国语·晋语·郭偃论治国之难易】译文
晋文公对郭偃说:“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治理国家很容易,现在才知道是很困难的。”郭偃回答说:“您以为容易,那么困难就要来了。您以为艰难,那么容易也就快来了。”…
-
【国语·晋语·文公救宋败楚于城濮】译文
晋文公即位第四年,楚成王出兵攻打宋国。文公率领齐、秦两国的军队征伐曹、卫两国,以解救宋都之围。宋国派门尹班到晋国告急,晋文公对大夫们说:“宋国来告急,如果丢下宋国不管,那么宋国就会与我国断交。如果请求楚国退兵…
-
【国语·晋语·郑叔詹据鼎耳而疾号】译文
晋文公因讨伐偷看他肋骨的曹共公,随后又攻打郑国,摧毁城上的矮墙。郑国用名贵的宝物来乞和,晋文公不答应,说:“你们把叔詹交出来,我就退兵。”叔詹请求前往,郑文公不答应,叔詹再三请求说:“用我一个人可以救百姓,安国家,君主…
-
【国语·晋语·箕郑对文公问】译文
晋国闹饥荒,文公问箕郑说:“用什么来救饥荒?”箕郑回答说:“要守信用。”文公问:“怎样才能守信用?”箕郑回答说:“国君之心要讲信用,尊卑名分上要讲信用,实施政令要讲信用,安排民事要讲信用。”文公说:“讲了信用又会怎样?”…
-
【国语·晋语·文公任贤与赵衰举贤】译文
晋文公问赵衰谁可担任元帅,赵衰回答说:“郤縠可以。他已经五十岁了,还坚持学习,而且更加重视。先王制定的法规典籍,是道德信义的宝库。道德和信义,是人民的根本。能够重视的人,是不会忘记者百姓的。请让郤縠担任此项职务…
-
【国语·晋语·文公遽见竖头须】译文
晋文公出逃的时候,侍臣竖头须是负责管理钱财的,没有跟从流亡。文公回国后,他请求进见,文公推托说正在洗头而拒绝接见。竖头须对传达的人说:“洗头的时候心就会倒过来,心倒过来所想的就会反过来,无怪我不能被接见了。跟从…
-
【国语·晋语·文公修内政纳襄王】译文
晋文公元年春天,文公和夫人嬴氏从王城前来,秦穆公派卫士三千人护送,都是得力的仆从。文公会见百官,授与官职,任用功臣。废除旧的债务,减免赋税,布施恩惠,舍弃禁令,分财给寡少的人,救济贫困,起用有才德而长期没升迁的人,资助没…
-
【国语·晋语·文公出阳人】译文
晋文公二年的春天,文公派左、右二军东下,驻扎在阳樊。右军在温地俘虏了昭叔,把他杀死在隰城。左军去郑国迎接周襄王。襄王返回了周的东都,在郏城定居下来。襄王特设甜酒款待,赐给文公祭肉、币帛。文公请求死后用隧道墓…
-
【国语·晋语·文公伐原】译文
晋文公出兵讨伐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口粮。到了三天,原国还不投降,文公就下令晋军撤退。这时探子出城来报告说:“原国最多再能支持一二天了!”军吏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晋文公,文公说:“得到原国而失去信义,那又依靠什么来使唤…
-
【国语·晋语·秦伯纳重耳于晋】译文
十月,晋惠公死。十二月,秦穆公把公子重耳送回晋国。到了黄河边上,子犯把祭祀用的璧交给重耳,说:“我跟随您乘车周转,在天下巡行,臣的罪过已经太多了。我自己尚且知道,何况您呢?我不忍心因此而死,请公子就此允许臣离开吧。”…
-
【国语·晋语·寺人勃鞮求见文公】译文
起先,晋献公派寺人勃鞮到蒲城去行刺公子重耳,重耳跳墙逃走,被勃鞮砍断了他的衣袖。到重耳返国即位,勃鞮来求见,晋文公拒绝接见他,说:“以前骊姬进谗言陷害我的时候,你在屏门内向我射箭,还到蒲城围困我,砍断了我的衣袖。又为…
-
【国语·晋语·楚成王以周礼享重耳】译文
重耳一行到楚国去,楚成王用周王室待诸侯的礼节款待他,宴会上献酒九次,院子里陈列的酒肴礼器数以百计。公子重耳想要推辞,子犯说:“这是上天的意志,您还是接受吧。一个逃亡在外的人,竟用国君的礼节来进献,身份地位不相等,却…
古诗分类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景」
- 「咏物」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写雨」
- 「写雪」
- 「写风」
- 「写花」
- 「梅花」
- 「荷花」
- 「菊花」
- 「柳树」
- 「月亮」
- 「山水」
- 「写山」
- 「写水」
- 「长江」
- 「黄河」
- 「儿童」
- 「写鸟」
- 「写马」
- 「田园」
- 「边塞」
- 「地名」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怀古」
- 「抒情」
- 「爱国」
- 「离别」
- 「送别」
- 「思乡」
- 「思念」
- 「爱情」
- 「励志」
- 「哲理」
- 「闺怨」
- 「悼亡」
- 「写人」
- 「老师」
- 「母亲」
- 「友情」
- 「战争」
- 「读书」
- 「惜时」
- 「忧民」
- 「婉约」
- 「豪放」
- 「民谣」
- 「古文观止」
- 「辞赋精选」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