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堂
-
【明史·列传·卷二十五】部分译文
吴沉,字浚仲,兰溪人。元朝国子博士师道的儿子,以学问品行而闻名。太祖攻下婺州,征召吴沉及同郡的许元、叶瓒玉、胡翰、汪仲山、李公常、金信、徐孳、童冀、戴良、吴履、张起敬等人会食省中,每天命二人进讲经史。不久,任…
-
【明史·列传·卷二十二】部分译文
何文辉,字德明,滁州人。太祖攻下滁州,得到了年仅十四岁的文辉,太祖像抚养儿子一样抚养他,赐姓朱氏。太祖起事之初,抚养了许多义子。何文辉长大后,太祖命他协同诸将分守诸路。周舍镇守镇江,道舍镇守宁国,马儿镇守婺州,柴舍、…
-
【明史·列传·卷二十三】部分译文
陈遇,字中行,祖先为曹人。高祖义甫,是宋朝翰林学士,迁移到建康,此后子孙一直居住在这里。陈遇天资过人,笃学博览,精通象数之学。元末为温州教授,不久辞官归隐,学者们称之为静诚先生。太祖渡江,得到秦从龙的推荐,发聘书聘请陈…
-
【明史·列传·卷十八】部分译文
吴良,定远人,原名国兴,赐名为良。他雄伟刚直,和弟弟吴祯都因勇敢、有胆略而闻名。他跟随太祖在濠梁起兵,担任帐前先锋。吴良能潜水进行侦探,吴祯则常常化装到敌方进行侦探。吴祯另有传记。吴良跟随太祖夺取滁州、和州,攻…
-
【明史·列传·卷十九】部分译文
顾时,字时举,濠州人。风流倜傥,有胆略。跟从太祖渡江,积功从百夫长晋升为元帅。攻取安庆、南昌、庐州、泰州,晋升为天策卫指挥同知。李济占据濠州,顾时跟从平章韩政讨伐,使之投降。进攻张士诚升山水寨,率小船绕过敌船,敌人…
-
【明史·列传·卷二十】部分译文
朱亮祖,六安人。元朝授予义兵元帅。太祖攻克宁国,活捉了朱亮祖。太祖十分赏识他的勇悍,赐给金币,命他仍担任原职。数月后,又叛归元朝,多次和明军作战,俘去士兵六千多人,于是进入宣城据守。太祖刚刚攻取了建康,还无暇攻打他…
-
【明史·列传·卷二十一】部分译文
廖永安,字彦敬,德庆侯廖永忠的兄长。太祖起兵不久,廖永安兄弟偕同俞通海等人率舟师从巢湖前来归附。太祖亲自前往收编其军,并利用这支舟师攻打元中丞蛮子海牙于马场河。元军驾驶的楼船,进退不便,而廖永安等人驾的船快如…
-
【明史·列传·卷十四】部分译文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盱眙人,太祖姐姐之子。十二岁时便死去母亲,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之后才在滁阳谒见太祖。太祖见到李保儿,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己姓。李文忠读书聪颖、敏悟,所学东…
-
【明史·列传·卷十六】部分译文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曾祖父刘濠曾在宋朝为官,任翰林掌书。宋亡之后,县城男子林融倡导义旅。事情败露,元朝派使臣将其同伙列成名册,许多人被株连。使臣中途留宿刘濠家,刘濠便将使臣灌醉,然后放火烧了他的宿舍,名册全被烧毁…
-
【明史·列传·卷十七】部分译文
冯胜,定远人。初名国胜,后改。与兄长冯国用都爱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筑寨自保。太祖攻战至妙山时,冯胜随兄长一同归附,受到重用。国用累立军功,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去世后由冯胜袭其官职,典掌亲军。 陈友谅进逼龙湾。太祖率…
-
【明史·列传·卷十】部分译文
郭子兴,祖先是曹州人。父亲郭公在年青的时候以卜者的身分周游定远,为人预言祸福,总是被他言中。县城某富人有一瞎女还未出嫁,郭公便娶她为妻,家境逐渐富裕起来。郭公夫妇生有三子,郭子兴是次子。当初郭子兴出生时,郭公卜…
-
【明史·列传·卷十一】部分译文
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祖先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他少时读书,略通文义。有一卜者在察看过其祖先的墓地之后说“: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他曾任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徐寿辉起兵后,陈友谅前…
-
【明史·列传·卷十二】部分译文
扩廓帖木儿,沈丘人。本姓王,小名保保,元朝平章察罕帖木儿的外甥。察罕将他收为养子,顺帝赐名为扩廓帖木儿。汝、颍盗贼四起,中原大乱,元军久无战功。至正十二年(1352),察罕兴起义兵,战于黄河南北,进击关中、河东贼寇,收复汴…
-
【明史·列传·卷十三】部分译文
徐达,字天德,濠州人,祖先世代务农。徐达年少有大志,身长高颧,刚毅武勇。朱元璋成为郭子兴的部帅时,徐达二十二岁,前去投奔朱元璋,双方一见如故,言谈十分投机。到朱元璋南征定远时,率领二十四人前往,徐达就已位列第一。不久随…
-
【明史·列传·卷六】部分译文
唐定王朱桱,太祖第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受封。永乐六年(1408)前往藩地南阳。十三年去世。其子靖王朱琼烃继嗣。朱琼烃行为规矩,为成祖疼爱。入朝之后,成祖三天两头召见他。宣德元年(1426),朱琼烃去世。其妃高…
古诗分类
- 「小学古诗」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小学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高中文言文」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写景」
- 「咏物」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写雨」
- 「写雪」
- 「写风」
- 「写花」
- 「梅花」
- 「荷花」
- 「菊花」
- 「柳树」
- 「月亮」
- 「山水」
- 「写山」
- 「写水」
- 「长江」
- 「黄河」
- 「儿童」
- 「写鸟」
- 「写马」
- 「田园」
- 「边塞」
- 「地名」
- 「节日」
- 「春节」
- 「元宵节」
- 「寒食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怀古」
- 「抒情」
- 「爱国」
- 「离别」
- 「送别」
- 「思乡」
- 「思念」
- 「爱情」
- 「励志」
- 「哲理」
- 「闺怨」
- 「悼亡」
- 「写人」
- 「老师」
- 「母亲」
- 「友情」
- 「战争」
- 「读书」
- 「惜时」
- 「忧民」
- 「婉约」
- 「豪放」
- 「民谣」
- 「古文观止」
- 「辞赋精选」
- 「更多>>」